最新文章
報名通道
上火除了會帶來炎癥和便秘,口舌生瘡等不適,還可能演變或引起其他疾病,要清熱瀉火除了在飲食上進行調整,還可以嘗試按摩穴位的方法,那么上火按摩哪里有效果呢? 重慶六合學校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穴位。
按摩外關
取穴:正坐或仰臥,俯掌,外關穴位于前臂背側,手腕橫紋上2寸處,與正面內關湘桂。
按摩方法:
對揉法: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內關,外關穴位處,正反各旋揉36次,然后再以同樣的方法旋揉右手臂。
指揉法:用拇指按揉外關,按摩的時候以有酸麻感為度,3-5分鐘即可。
按摩功效:按摩外關可聯絡氣血,補陽益氣,主治熱病,頭痛,頰痛,耳聾,耳鳴,目赤腫痛,脅痛,肩背痛,肘臂屈伸不利,手指疼痛,手顫等。現代常用本穴治療偏頭痛,高熱,神經性耳聾,肋間神經痛,落枕,手腳麻痹,肘部酸痛,手臂疼痛,急性腰扭傷等。
按摩少沖
取穴:位于小指末節橈側,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,取穴時應用正坐,俯掌的姿勢,靠無名指橈側的邊緣上即是。
按摩方法:
揉捏法: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夾住左手小拇指指甲兩側的凹陷處,以垂直方式輕輕揉捏此腧穴。
指壓法:用大拇指用力按壓此處,以有酸麻脹的感覺為宜,持續1分鐘,兩手交替進行,每日2次。
指掐法:用指甲尖掐,壓,要有一定力度,能夠感到發麻脹痛,堅持半分鐘到1分鐘,然后再按壓另一只手。
按摩功效:按摩少沖可行氣活血,清熱熄風,清熱醒神,緩解心火上炎導致的心中煩熱,口舌生瘡,尿黃等癥,還能緩解中暑和疲勞,中醫常用此穴治發熱,昏迷,暈厥,心痛,心悸,胸痛,癲狂等癥。 按摩內庭
取穴:在足背,當第2,3趾間,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,于第2腳趾和第3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取穴。 按摩方法: 點揉法: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點揉內庭穴100次左右。 按揉法:用大拇指按揉內庭穴100次,以有酸脹感為宜。 功效:內庭是胃經的滎穴,可以去胃火,化積滯,有效緩解因上火引起的牙齦腫痛,頭痛,口臭,咽喉腫痛,大便秘結,腹脹,吐酸水,消谷善饑等不適。
按摩少海
取穴:屈肘,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側上踝連線的中點處。在肘橫紋尺側紋頭凹陷處取穴。
按摩方法:
指壓法:用食指或中指按壓少海穴2-3分鐘。
指掐法:將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側的少海穴上,適當用力掐按1分鐘左右,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側的少海穴。
按摩功效:少海屬手少陰心經,有清心安神,疏通經絡,化痰散結之功效,主治因心火熾盛,熱擾心神之癲狂,善笑,心經,失眠,健忘諸癥。
按摩勞宮
取穴:勞宮在手掌心的凹陷處,當第2,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,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。
按摩方法: 每天早晚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手掌的勞宮穴各100次即可,以感到手心微熱為宜。
按摩功效:勞宮善于清心胃之火,對于心火內盛,胃火旺盛,濁氣上攻所致的病癥,點按勞宮穴可清瀉火熱,開竅醒神,用于治療失眠,神經衰弱等癥。
好啦!介紹得差不多了,歡迎對中醫推拿有興趣的朋友,到重慶六合學校來交流或學習。
渝ICP備11003565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0511號 網站地圖 | RSS | 百度地圖 (部分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)